综合新闻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动态及成果。

黄会林一行赴俄罗斯参加“马克思与文化:中俄对话”国际论坛

5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与文化:中俄对话” ( Marxism and Culture: A China-Russia Dialogue)国际论坛在俄罗斯开幕。该论坛作为莫斯科国立大学在5月17日至19日举办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的分论坛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一行10人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0180528152747023883200755.jpeg


论坛由黄会林教授和莫斯科国立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柳德米拉·布拉夫卡-布兹加林娜(Liudmila Bulavka-Buzgalina)教授共同主持。


莫斯科国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布兹加林(Alexander V. Buzgalin)教授代表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致辞,对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表示欢迎。他强调,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重点在于彼此沟通和对话,在“马克思与文化:中俄对话”国际论坛举办之前,他已赴中国开展交流,相信这次中方来俄的对话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20180528152747030934701120.jpeg


黄会林的演讲《第三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首先介绍了“第三极文化”的提出背景与基本内涵,进而从世界关于人类美好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层面谈到,无论中外,对于人类共同走向美好未来的理想始终存在。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被读解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契合。她指出,美丽中国、和谐世界是第三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的目标,“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当今时代,各国之间仍然存在利益竞争和观念冲突,以世界视野和共赢思维探寻全球治理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理想的出路”


柳德米拉·布拉夫卡-布兹加林娜(Liudmila Bulavka-Buzgalina)的演讲《俄罗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对话》回顾了中俄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认为中俄文化交流有历史经验和文化共通之处的优越条件。从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中俄双方应展开更加广泛的学术文化交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的演讲《马克思的艺术取向——为纪念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作》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马克思的艺术取向。在回顾了人类艺术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后,他指出,马克思艺术取向下,艺术的不朽意义在于对时代的真实再现,艺术的创作方法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本质。


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安·科斯蒂科娃(Anna Kostikova)在演讲《现代教育体系的国际化》中介绍了莫斯科国立大学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科斯蒂科娃强调,现代教育体系中,国际化经历和与国际化有关的教育问题是相当重要的一节。此次中俄对话,是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在题为“增量改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媒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逻辑”的演讲中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传媒改革开放解读为“增量改革”,即“通过新增的量、新增的功能和要素,来从结构上完善现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的功能体系,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革的要求”。他以中国传媒的“增量改革”为例,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社会实践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待,它才能保有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社会实践的生命力。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教授拉巴斯托夫·根那基(Lobastov Gennadiy)的演讲《思想文化的对话》关注了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问题。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媒体途径》介绍了一档利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音频节目《马列经典诵读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在演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大众化:两个社会动员口号的文化解读》中通过现当代中国两个社会动员口号“打土豪分田地”和“不忘初心”的文化解读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0180528152747033341009445.jpeg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赴俄罗斯举办国际论坛,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交流传播结合起来,不断尝试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