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关注

深度关注,聚焦学校重点工作、重大成果、重要活动等。

北师大三位师生完成南极科考任务顺利返校 邓文洪教授正在埃蒙森海进行鸟类调查

  2月23日,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雁云结束南极科考,顺利返校。此前,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出征南极的两名同学———博士生李腾与硕士生赵剑也在南极中山站完成首次南极无人机业务化观测考察任务,安全返回。第34次南极科考,以拓展中国南极活动空间、提升中国在国际南极事务的话语权为目标,承担掌握南极变化对中国影响的趋势,强化中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全面落实“雪龙探极”的重大工程任务。北京师范大学共派出4名成员参加此次南极科考,在“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的多学科联合观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位师生圆满完成科考任务,顺利归来,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目前还在埃蒙森海进行鸟类科考。

  
       张雁云于2017年11月26日乘“雪龙号”出发,在中山站、恩克斯堡岛等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科考工作。张雁云是“中国南极新站保护区业务化监测”项目现场负责人。作为中国南极新站建设队成员,他和队友一起,在恩克斯堡岛气候条件极端恶劣、淡水短缺等条件下奋战了25个日夜,其间,他独自在远离新站址的简陋野外营地生活和工作了10多天,出色完成了各项科学考察任务。

  
       本次科考,张雁云主持完成了我国拟设立的首个南极保护区的区域选划、区内动植物本底、气候和环境因子采集分析等工作,并开展了对阿德利企鹅和协和半岛鸟类的一系列研究。在开展研究的同时,张雁云还组织编写了“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企鹅和冰洞南极特别保护区预评估报告”(中文和英文版),并提交给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国家海洋局极地办于近日发函,邀请张雁云作为科学家代表,参加将于今年5月在阿根廷举办的第4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第21届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为我国申请在南极恩克斯堡岛设立南极特别保护区提供科学支撑。

  
       张雁云在考察队举办的“南极大学”中为全体考察队员做了“南极鸟类”的报告,受到考察队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参加了南极历史遗迹保护修复的国际合作活动,随考察队领导访问韩国张保皋站,就企鹅监测国际合作进行了交流。

  
       本次考察,张雁云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风趣的授课风格、肯于吃苦的作风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受到考察队临时党委、新站建设队领导和考察队员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华社、中国海洋报均报道了他在南极的科考活动。

  
       李腾和赵剑于2017年12月12日搭乘我国雪鹰601固定翼飞机赴中山站,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无人机南极环境遥感调查。两人均为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极地遥感研究团队的成员。此次科考中他们利用“极鹰III-R型”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倾斜相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完成了43个架次的完美飞行,为解释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冰面融池提供了宝贵翔实的航空遥感资料。

  
       此外,他们还帮助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采集预选蓝冰机场数据一期、探冰机器人路径航拍一期、鹰嘴岩至内陆车辙印航拍数据一期,数据量累积高达124G。

  
       极地遥感团队由全球院教授程晓带领,团队成员曾多次参加南极科考,团队制作完成的世界上第一幅最高分辨率的全南极卫星影像图及地表覆盖制图,成为我国极地遥感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成果展”。

TOP